1917年的一天,夜幕降临之前,一艘船驶入瓯江的某个港湾中停泊下来。
一个结实的青田青年站在瓯江边,出神地看着这艘船,直到最后一缕夕阳沉落进海的平面。明天,他将搭乘这艘船离开这生他养他的故乡,前往上海。再从上海,坐那些人口中的“大轮船”,去往一个叫做法兰西的国度。
(列队准备上轮船的华工)
他听说过上海。村里有去上海谋生活的同乡,回来时总说上海有好多的洋人和洋玩意儿。但村里还从没有人去过法兰西——那里的洋人和洋玩意儿可比上海多得多。同样是谋生活,他比他们走得更远。想到这里,他还有些小得意。
而对于他将要去的那个地方,和将要做些什么,他几乎一无所知。他只知道,那里很缺工人,所以他们来中国招工。他还知道,他们给的薪水不错,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1000斤大米,能养活一大家子人。那就走吧,他不再犹疑了。
经过记者的多方求证和咨询,找到了一位一战时去法的青田人,他的名字叫王景奇,已经80岁了。说话时带着浓重的青田口音。从他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拼出了他的父亲王志业的故事。
1917年,王志业27岁。
那天村里来了消息,说英法盟军以每人每月20中国银元的工资招募华工。
这个起早贪黑依旧食不饱腹的年轻人,心里盘算了起来,20银元能买1000斤米,1000斤米够吃一年。这干一个月就能买足一年的口粮,到哪去找这样的好事?……这个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中的年轻人不再多想,当即签字画押,与2000名青田同胞一起,踏上了赴法的征途。
在瓯江边,王志业挥别亲友,摇摇晃晃坐了几日船抵达上海,从那里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
(华工上邮轮)
也不知在船上待了多久,只觉得日夜仿佛都被无限度地拉长再拉长。船很拥挤,到处都是晕船的人,呕吐物的气味和一成不变的配给食物让人无法舒展眉头。以致于抵达法国马赛港后,王志业都不敢相信自己活着,只觉脚下虚浮无力,没有一丝实感。
(资料图)
休息数日后,王志业被分配到铁路运输站,当装卸工。
力气活儿对农民出生的王志业来说是强项。他身强力壮,能吃苦、效率高,曾数次受到法国“军头”的称赞。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直到1918年11月11日,德国和协约国代表在法国瓦兹省签订了《康边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尽管签字仪式只用了8分钟,而这8分钟,却将王志业推到了两种选择前:回国,或者留下。
王志业选择了后者。原因再简单不过——在这里工作显然更容易养活在青田的一大家子。留下的华工,会被政府分配工作。于是,1919年到1921年,王志业在埃及,成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工人,负责派发工资的英国,出手比法国更阔绰了一些。
(华工们在劳作)
但此时,经历了一战的王志业,已不再甘于只做一名工人。他意识到了革命对于穷人的意义。
在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场,王志业与数名同乡人偷偷登上前往莫斯科的邮轮。半年后,王志业的几位青田同乡想要回国参加革命,而王志业则继续留在莫斯科。趁着革命轰轰烈烈之际,王志业又去波兰、德国闯荡了一番。在汉堡码头,靠着一身力气,他攒够了相当于1000银元积蓄,回到了青田。
靠着这1000银元,1928年,王志业在青田建了一幢带有欧式风格的洋房。之后,又往来于青田和德国之间,还一度带着大儿子、外甥和堂侄去德国谋生。
(20世纪30年代青田旅法华侨合影)
1937年,王志业从德回国,恰逢卢沟桥事变,回德之路也就此中断了。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涉侨事务也一时中断,王志业也在青田,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于1960年病逝。
因为父亲的海外关系,在上世纪80年代,王志业的小儿子王景奇,也远走法国,一度成为知名的侨领。
1924年的巴黎,周恩来与包括青田华侨在内的华侨、华工的合影,这张照片由咖啡馆老板保存多年,特意送给中国客人。我们找到照片中青田华侨吴祚侯的后人吴绍裘兄妹,进而揭开那段青田华侨参加中国早期革命的历史。
(周恩来与包括青田华侨在内的华侨、华工的合影)
吴祚侯,青田县仁庄镇吴岸村人,1907年出生。1923年与其兄吴仲言一起赴法经商。根据其本人的自传材料,1924年1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20年代,在法国巴黎西部的比央古工业区和里昂火车站等地,有3000多名青田籍华工、商人和勤工俭学留学生,他们在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下分别参加了华工夜校、华工俱乐部的学习和活动。
图二:阿伯公学中国留学生迎送新旧校长合影(1925年10月1日,法国)
由他带回的两张珍贵照片,验证了早期青田华侨曾经如此近距离地参与了中国革命的萌芽期,接触了一大批伟人。
青田人走出万里,但心灵却从未走出青田。赞!
综合:浙报集团数采中心、青田县侨联/周峰(有删改)
编辑:小J
Powered by XIN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