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新欧网

法国国庆节为什么定在7月14日

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也是法国最隆重的节日。每年这一天全法国都会陷入狂欢的氛围中,首都巴黎更是成为庆典的海洋。这一天如何被选为法国国庆节?为何法国每年国庆坚持在香榭丽舍大街上阅兵?烟花为何选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燃放?这一切必须从两百年前的法国大革命说起。

从巴士底日到联盟节:法国国庆节的起源

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没有国庆节,天主教节日几乎占据节日的全部。大革命爆发后,获得政权的革命者为了宣扬革命理念,加强民众对革命的认同,每年设立多个公民节日以纪念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1789年7月14日,巴黎平民武装起义攻打象征绝对主义王权的巴士底狱,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也被设立为公民节日。除了7月14日外,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和贵族特权的8月10日,革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击败普奥干涉军的9月22日,末代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的1月21日,以及热月政变纪念日(“第二个暴君”罗伯斯庇尔的倒台)也先后成为公民节日。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公民节日不仅用来纪念历史事件,还被赋予独特的政治内涵,如联盟(la Fédération)、自由(la Liberté)、理性(la Raison)、人民主权(la Souveraineté du peuple)等。从1790年开始,7月14日,即攻占巴士底狱纪念日,被定名为联盟节。巴士底狱和联盟节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出于时局的需要。法国外省革命者纷纷效仿巴黎市民起义夺权的行动,不到一年,波旁王朝的地方政权就瘫痪大半,自发而起的外省革命者控制大片国土,法国面临着被革命分裂的危险。为了整合这些地方革命行动,巴黎国民自卫军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倡议全国各地的革命者在7月14日在巴黎集会,以纪念攻占巴士底狱。

拉法耶特侯爵的提议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全国的革命代表高举着各个省份和城市的旗帜,从巴士底狱游行到了战神广场。据记载,1790年7月14日,有一万多名革命代表和大约40万巴黎平民一起宣誓效忠“民族、法律和国王”。路易十六也亲临现场,宣誓维护“民族”和“宪法”。在礼炮和音乐声中,民众自发举办了公共舞会,革命气氛被推向了最高潮。

这次联盟节意义巨大,首先是民族统一获得了胜利。其次是在几十万民众的见证下,国王自愿服从法律和民族利益,这标志着绝对王权的结束和人民主权的奠基。为了纪念1790年7月14日的联盟节,法国国庆焰火都特意选择在战神广场燃放,埃菲尔铁塔正好毗邻战神广场,往往被误解为焰火燃放的理由。

从拿破仑帝国到拿破仑三世帝国:7月14日纪念转入地下

1790年7月14日的联盟节虽然声势浩大,但前后仅举行三次,联盟节所象征的法国君主立宪制度,随着1792年路易十六被巴黎平民起义推翻而结束。讽刺的是,连联盟节名字本身蕴含的地区平等团结之意也被雅各宾派实施的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

1790年7月14日联盟节

1792年后,每年的7月14日作为巴士底日仍然被庆祝,但未优先于其他节日,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拿破仑上台为止。拿破仑认为法国革命者的一个重大缺点是没有利用法国人的宗教感情为新制度服务,充满革命内涵的新节日没有宗教感情做基础终究会失去生命力。他上台后,决定结束教会的分裂,团结天主教徒,以巩固他的政权。于是1802年8月15日,拿破仑和教宗庇护七世签署“政教协议”,天主教再次成为合法宗教,大革命时期的公民节日大多被传统天主教节日所取代。

但必须指出的是,拿破仑没有全盘复制波旁王朝的节日,反而加入了新的内容,他凭借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大胜之威,于1806年建立起一套帝国节日系统。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节日主要纪念拿破仑皇朝的重大事件和主要功绩,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有两个,一个是8月15日的圣拿破仑和恢复宗教信仰节,另一个是每年12月第一个星期日的皇帝加冕和奥斯特里茨胜利纪念日。拿破仑设立的帝国节日一方面反映了第一帝国所推崇的秩序、荣誉、和解等立国原则,也体现了皇帝本人希望声名永传的个人梦想。

拿破仑1806年2月19日颁发的设立圣拿破仑节的帝国敕令

帝国节日的兴起意味着公民节日的衰落,7月14日逐渐被官方冷淡,因为拿破仑既不喜欢攻占巴士底狱所象征的民众暴力,也不喜欢联盟节所象征的君主立宪和地方联盟。但是,7月14日在官方层面的失宠不代表它会消失,因为大革命已经在法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法国社会产生了一批真心拥护共和制度的人士。每年7月14日他们会举行私人聚会和秘密庆祝活动,“巴士底日”成为共和派维系感情的象征和纽带。

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开始,历经波旁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倒台前,除了第二共和国的短暂三年外,7月14日一直是共和派的地下节日。不过在第二帝国末期,流亡的共和派人士常将7月14日和拿破仑生日8月15日做比较,比如雨果认为前者象征着自由和人民主权,而后者则象征着暴政和专制,7月14日开始被赋予更高意义。

法国国庆节的诞生:共和制度的确立和共和派的妥协

经历普法战争、第二帝国倒台和巴黎公社等一系列戏剧性事件后,1870年9月4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成立为战争与革命划下了句号。7月14日长期作为共和派的地下节日,却并未在19世纪70年代立即成为国家节日,这和当时法国特殊的政治局势有关。

虽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但首任正式总统麦克马洪元帅却是一个君主主义者。在议会里,共和派议员只是议会中的少数,无法推动共和节日的国家化。当时的法国名为共和国,但立法行政大权都掌握在君主主义者手中,有复辟的可能性。幸运的是,由于议会内部的保王党意见分歧,特别是拥护波旁王朝的正统派和拥护七月王朝的奥尔良派就国王人选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君主主义者始终无法把政坛上的优势转化为制度上的胜利。

这十年内,因政体发展方向不明,除了第三共和国确立的9月4日外,没有任何一个政治派别的节日被定为官方节日,同时各派可以公开庆祝各自的政治节日。从1872年起,共和派就在每年7月14日组织公开游行,政治家甘必大曾在游行中演讲指出,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摧毁的不仅是一座石头砌成的监狱,而是巴士底狱象征的中世纪、专制主义、寡头制和王权。7月14日成了共和派和君主主义者较劲的象征。

1879年前后,共和派终于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地位,支持君主制度的麦克马洪总统被迫辞职,法国终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共和派从掌权开始,就将国歌、节日和公共建筑等国家符号置于重要地位,在他们看来,国家符号的“共和化”是共和制度扎根法国的重要保证。共和派很快将《马赛曲》定为国歌,并在各地广场修建了具有共和价值的建筑,如巴黎共和广场群雕、里昂协和宫等。节日的“共和化”也被提上日程,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新的国庆节。

巴黎共和广场上的共和女神雕像(建成于1883年)、7月14日国庆节及国歌《马赛曲》,都是当时法国政府“共和化”政策的一部分。

既然国庆节要符合共和价值,共和派就只能在大革命和三个共和国的重要历史日期中选择了,第二共和国仅维持三年多一点,纪念意义不大。第三共和国奠基的1870年9月4日虽已庆祝十年之久,然而这一天很容易同镇压巴黎公社及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联系到一起,这对共和派来说并非光荣的历史。

共和派只能把目光投向法国大革命,然而争议仍然存在。因为共和派内部又分为激进和温和两派,他们虽然共同反对君主制度和王朝节日,但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并非一致。比如温和派绝不接受前文提到的路易十六处决日(1月21日)定为国庆节,因为这是“无意义的弑君行为”。激进派也决不接受推翻罗伯斯比尔的热月政变纪念日定为国庆节,因为这是“不折不扣的反革命行动”。

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定7月14日为国庆日。这一天不但是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纪念日,也是1790年联盟节纪念日,还是共和派的长期地下节日,雨果曾赋予其崇高意义,甘必大曾为之奔走呼号。它所具备的多重意义足以包容温和派和激进派之间的分歧。虽然这个节日直到一战前都未能被所有法国人真心接受,比如很多保王党执政的省市曾消极抵制7月14日的公共庆祝活动,但当时法国国庆节确实发挥了宣传共和理念、团结共和派人士的作用。

时至今日,根据法国的官方解释,法国国庆节仍同时纪念两个7月14日,这个双重纪念不仅指向纪念法国大革命具有象征意义的两大事件,也延续了 1880年共和派内部不同派别间的微妙妥协。

法国国庆阅兵:共和国与军队的联盟

从1880年7月14日开始,法国国庆节仪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首先,不同于1790年的联盟节和法国所有的王朝节日,也不同于英美节日经常出现的“上帝保佑女王”或“我们信仰上帝”的格言,法国国庆节没有任何宗教因素,也没有任何神职人员的参与,是一个完全世俗化的节日。

更特别的是,1880年7月14日被打造成为军队的节日,法国总统会亲自向军队授予军旗,并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不过当时阅兵仪式是在巴黎城西的隆尚赛马场举行的。

1914年隆尚赛马场上的法国国庆阅兵式

军队为何在象征人民主权的7月14日扮演主角?这和普法战争有关,虽然这场战争是“铁血宰相”俾斯麦和拿破仑三世共同挑起的,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法国战败的承受者,战败的代价是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普鲁士,并赔款50亿金法郎。如此奇耻大辱,是当时的法国人无法接受的。出于民意的压力,第三共和国政府必须公开铭记国耻。巴黎协和广场的八尊城市女神雕像中,象征阿尔萨斯名城斯特拉斯堡的雕像被罩上了黑纱,直至一战爆发才被揭下。除了不忘国耻,对普鲁士的复仇战争也必须时刻准备。国庆节当天授予军旗并举办阅兵式能很好地表现共和国对军队和复仇战争的重视。

1919年7月14日的国庆典礼上法国政府把阅兵式转移到香榭丽舍大街上,做出这项安排是因为这是一战胜利后第一个国庆节,法国有心将其办成一个胜利阅兵日。在这一天,一战法军两大统帅福煦元帅和霞飞元帅策马在前,引导着各兵种方阵穿越凯旋门,在数十万巴黎民众和法国名流政要的注视下,进入香榭丽舍大街。这样的仪式安排表达了法国人对德复仇一举成功而扬眉吐气的心情。在当时人看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同时诞生于普法战争,经历五十年的较量,法国终究转败为胜,已说明共和制的先进性。从此7月14日被赋予纪念民族胜利的内涵,“共和派的国庆节”成为“全民族的国庆节”。香榭丽舍大街阅兵仪式作为传统延续下来。

1919年7月14日香榭丽舍大道上的胜利阅兵式,为首骑马的两人是霞飞元帅和福煦元帅。

21世纪法国国庆节在世人心目中早已远离革命和战争,香榭丽舍大街的阅兵和埃菲尔铁塔的焰火让巴黎国庆盛典成为法国盛夏的旅游名片。但是这段历史真的远去了吗?恐怕未必。

2011年,法国绿党总统候选人爱娃·若利倡议应取消每年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的国庆阅兵式,认为阅兵不仅代价不菲,污染严重,且脱离法国的价值观。这种阅兵对应的是尚武、好战的法国,她建议以“公民游行”取而代之。法国总理菲永立即表示,国庆阅兵传统从1880年就开始了,它使法国变得更加团结,否定这一传统是对本国历史、传统和价值的无知。爱娃·若利遭到法国朝野一致猛烈批评,形象大受影响。法国国庆节就是这样扎根在法国人的政治意识中,它凝聚着两百年来法国的辉煌和耻辱,是一根不可被随便拨动的心弦。

 

阅读原文

Powered by XINOU